close

關於大蕭條
我們都想知道二戰之後的大蕭條
是否又會再來一遍
雖然目前金融海嘯的事情
搞的大多數人,人心惶惶
加上各大財經名嘴或是報紙刊物,最喜歡說的就是:事情很糟,
而且可能更糟
那關於大蕭條,普遍的消費者是怎樣認為的呢?
這是我比較好奇的地方
在這樣強大的輿論壓力下,扣除真的有被裁員的人
社會大眾的反應會是什麼呢?
這種時候就是要看民意調查比較準了


但民意調查不過是個機率數字,
在台灣,可以說精確度請你先選邊站好之後,我給你數字
所以,最好是歷史悠久,名聲遠播的數字才行
於是,我們看到了密西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
這是我在the new york times上看到的調查數據。


密西根大學自1951年開始有這份問卷,每個月調查一次
在他歷史悠久的問卷調查中有這麼一個問題:
請問你覺得未來五年左右,我們國家會持續處於良好的狀態,或是有一個普及全國的失業以及蕭條呢?
這個問題總分為100分,越高分代表越好的信心狀態。


自1960年至今,平均分數為94分,
如果說65分以下定義為害怕的心理,則至今共有四次群眾恐慌。
第一次是1974~1975,當時最低分為47分。(能源危機)
第二次在1978~1982,當時最低分為41分。(石油危機)
第三次是1990~1992,當時最低分為51分。
第四次也是最近,2008~2009,最低目前為59分。
而更值得慶祝的,目前為止,此指數已經逐漸上升,目前是65分。

這樣看來大眾的心理是非常有趣的,

從開始風暴到現在,最低才51分!
即便在這段期間內,

社會新聞,以及各大分析師,都持續宣稱,或是警告大眾:事情會很糟糕,或變的更糟糕

可最低也不比能源危機還低。
可見大家都已經有了"狼來的"心態,
就是你再怎麼危言聳聽也嚇不倒我的XD
但這樣也有些壞處,
一者就是狼真的來了,就玩完了
二者就是,這樣消費者的行為,會變得不隨真正的市場行為變動。


有趣的是,紐時自己也指出,在這個傳媒廣佈,消息靈通的
年代

比以往197X年的時候,更容易獲得企業倒閉或是不良的消息,
那為什麼大眾的害怕指數不會比以往還要高呢?
紐時推測有幾點原因
1.現在的油價比較平緩,以致於每次買東西或加油時,
不會有那麼深的感受
2.在上兩次的危機時,通貨膨脹非常明顯,但今日,
許多人尚未親身體驗到失業或是喪失抵押品的窘況
3.總統或是部長持續的喊話,
讓大眾認為政府已經在處理他們自己的問題了
4.消費者大概更具有世界觀了,
所以緊張程度不如以往1974年的時候

套句羅斯福總統在大蕭條時發表的名言:“the only thing we have to fear is fear itself.”
(我們唯一要害怕的事情,就是害怕本身)
再加上我們現在的信心指數不斷攀升做為驗證,
可見大家已經將這句話學以致用了


言而總之,我發現我不是唯一一個覺得報導在危言聳聽的人XD
大眾也是麻!
the end

reference:http://www.nytimes.com/2009/05/03/business/economy/03view.html?_r=1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lilianecc 的頭像
    lilianecc

    §*§ Liliane's Closet §*§

    lilianec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